微信的公众平台第二年就发布了,做这个的时候,开始想微信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做完第一个版本一年多的时候,我们意识到会取代短信,所以也想到如何补足通知发送的空白。
短信是不可控的,但是,我很清楚,那个不会带来有效的市场,而是会劣币驱逐良币,带来混乱。如果有一个方式,可以让你需要的信息送达给你,这个可以把用户端和服务端连接起来,成为一个订阅的方式。
当时还给pony发信息,说这个想法,但pony当时问垃圾信息怎么办,我说这样垃圾信息天然就没有。
如果一个平台可以造福很多人的话,它才是有生命力的。当时在想,做公众平台要帮助那些人。我们目的是要帮助那些有好的服务的人,更好的触达到它的用户。
我举了很多案例,公众号出来会怎么样。如果一个盲人,只会按摩,他只是一个按摩师。我们通过公众号,会让他的顾客推荐给其他朋友,然后让别人通过公众号知道这个盲人有好的服务。
“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这是公众号的初衷,而且不是骚扰用户的方式。后面在做小程序、小游戏,也都是这个原动力,我们要帮助真正创造价值的人,让他们的价值能够体现出来。
我们要帮助真正创造价值的人,让他们的价值能够体现出来。
互联网使命是提高用户效率,而不是争夺用户时长
很多业界的现象,让我看不懂,违反常识。现在很多APP,变成争夺用户时长,因为每个用户的时长是有限的,而互联网的使命是帮助人们提高效率。
对一个搜索引擎来说,提供最有效的信息就是最有用的,而不是提供更多冗余的信息,留住你。我们不可能以增加用户停留时长为目标,以前有个”眼球经济“,当时有个现象,每个文章都要分很多页,每页都有广告。我们不会把用户停留时长作为对产品的认知,这和我的理解相违背,不应该把吃喝拉撒的时间都用在互联网上。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现在这个理念我们一直没有变过。
微信在想一些能力,比如要发微信,突然脑子短路,想不起是谁,但我们可以提供一个根据相关好友的方法,提醒你他是谁,对于这样的能力,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很多公司都做了小程序,有的代码接口跟我们也一样,但我们不觉得会有威胁,因为主要是看他们做小程序原动力。如果我们自己垄断了小程序几个头部的流量,可能会获得短期获利,但整个生态就没了。所以即便是腾讯投资的公司,也要遵守平台规则。
前不久,确实有国内第二大游戏公司的负责人来找我聊,怕他们做得太好了,然后腾讯也做了,他们就被灭掉了。我说你这样想就多余了。要澄清一点,对于腾讯投资的公司,大家觉得是有倾斜的,这一点是我们做得不够好,接下来,我们会努力对所有公司都一视同仁。
关于小程序、小游戏
第一年披露小程序的时候,跟团队讨论的是,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而关于小游戏,现在大部分游戏还是抄来抄去,那么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什么?公司并没有提出这个需求,微信也没有营收压力,那做小游戏到底是为什么?
我在内部曾做过一个分享,小游戏是关于创意的平台,我们理解的小游戏,和外界对小游戏的理解是不一致的。外界理解,是把市面上的游戏套用小程序的壳,就成为小游戏了,但这并不是小游戏。
所谓创意的平台,小游戏是一个载体,它能承载各式各样的创意。所以我跟团队强调一点,后面不希望看到的是收入又上涨了多少,而是希望看到,我们的游戏有多少是有创意的,特别希望能看到,一些游戏是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做的。
小游戏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和我们不一致,外界的理解就是把APP搬过来,我们自己的理解是小游戏应该是一个体现创意的地方,我不希望看我们收入上涨了多少,我们有多少游戏是有创意的,有多少是从未做过游戏的人做的游戏。
我们的平台才真正有价值,玩一个小程序才是正经事。
关于公众号
公众号其实不是为自媒体准备的,公众号红利也从来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
公众号刚发布的时候,很多人获得流量口获得了很多粉丝。经过几年下来后,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多了。我们自己也在盘点公众号遇到了哪些问题。我们做过一次改版,从数据看,并没有变好也没有变差。
对于改版,只是帮助用户阅读效率更高,本质问题是这些内容对他有没有吸引力。我们做内容的吸引力上是需要强化的,好的内容才是根本。平台的责任在于用一种机制使更多的人产生更多优质的内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