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问答
洪晃:没有了真的生活,微博也会变得无聊
新京报:作为一个跨越传媒、时尚界的名流,你觉得微博对社会的影响力,是否超过了(或者说取代了)传统的媒体?在心理上,是否已经将微博的消息来源当做是自己的主要信息来源?
洪晃:我倒是觉得传统媒体不是那么好取代的。如果微博上说一个与新京报相反的新闻,还是新京报更加权威。这种权威不是那么容易代替的。
新京报:满屏的文字被嫌弃,140字的表达是不是让人会变得更浮躁?嫌恶深度表达,表达方式是否会有“简单粗暴”之嫌?
洪晃:不深刻的东西就是浮浅,如果我们只看微博,那么我们就被浮浅俘虏了。
新京报:个人体验中微博给你带来的益处和不好的影响?是否有被绑架、被信息淹没的感觉?
洪晃:这大概跟个人修养有关系,迷恋微博肯定不对。因为生活不在微博上,没有了真的生活,微博也会变得非常无聊。
新京报:对于那些抗拒微博的人,觉得跟他们在沟通上有无障碍?觉得什么样的人会抗拒微博?
洪晃:抗拒也没必要,我觉得什么东西都是“度”的问题。
■ 相关链接
微博时代长大的儿童
没有能力应对孤独感?
在社交网站上留言就等同于与朋友会面?微博上的140字就是你希望得知的朋友近况?3月5日的《洛杉矶时报》访问了麻省理工大学教授社会科学家谢莉·特克。她谈到以下几点:
需要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并发到微博吗?这是一种新的心理现象,从过去的“我有一个想法,我要与人交流这个新想法。”变成了“我需要有一个想法,因为我得发送一条微博。”这时候,发送微博成为了情绪的主宰。
另外,“收听”和“听众”的意义何在?有人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寻求听众加关注,实际上,他并未将这些听众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只是他的一种需求。
如果家长不曾让儿童独处,他们对孤独会手足无措。对微博时代长大的儿童来说,这是最大的危险,没有能力应对今后或会不断出现的孤独感。
你在微博上处于何种状态?你是否通过微博的更新交朋结友?谢莉教授认为这亦是一种隐患:人们为何要持续发送140字以内的微博?这些内容可以勾勒出一个完整的人吗?互相的关注和收听有何实际价值?谢莉教授表示,人们之间的交往应比此更真实更具体:紧挨而坐,看着对方的表情及眼神,听对方说话的声音,观察其模样及穿着。凭着展示这些真实的存在,接纳彼此,成为朋友。而微博一代推崇人们无需见面,通过140个字的发送即可天涯若比邻。谢莉教授担心我们将丧失一些属于人性的宝贵品质。但她未抗拒微博,她认为这是生活的趋势,但应使其朝着有益于人的途径发展。
同时,微博成瘾问题也显现了出来。马里兰大学去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多数大学生都承认自己或多或少有成瘾现象。除了网络之外,他们中只有少数人定期关注电视上的新闻,阅读当地报纸。他们并不是不情愿,而是根本没有办法摆脱这些社交网络。一名学生表示“我知道自己已经上瘾了,这种依赖性令我不适。我觉得如今大多数人都有这种状态。”一旦离开了这些社交网络,学生们甚至觉得与周边的密友都疏远了。他们担心失去联系。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