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师比文招亲,郭靖和欧阳克各自作文,郭靖绞尽脑汁凑够500字,心中惴惴,不料欧阳克只写了140字,郭靖抱得美人归。欧阳锋大怒,斥子道“让你天天写微博!”
别光笑,你早晨醒来第一件事是不是打开手机看微博?晚上睡下最后一件事也是盯着发光的小屏幕看微博?美国的马里兰大学去年底的一项研究显示:多数大学生都承认自己或多或少有微博成瘾现象。一名学生表示“我知道自己已经上瘾了,这种依赖性令我不适。我觉得如今大多数人都有这种状态。”
微博控心理之满足于成名幻象
“看似我绑定了微博,其实它绑架了我。”在新京报上开设、主持《微博大义》栏目整一年时间的微博红人潘采夫说。作为将微博“网事”呈现在平面媒体上的把关人,他的工作主要是上微博。每天打开微博后,潘采夫照例先关注热点事件,再关注朋友的动态,再将关注的、求助的、私信要求转发的转发一下。“比如说帮朋友推一下他们的新书、新唱片、演唱会信息,还会转各种自然美图……”
问他在意不在意粉丝数,答曰:“当然特在意。”
我们的读者调查中,表现出与潘采夫类似“微博控”症状的人,队伍庞大。而且,有别于潘采夫的是,他们的工作并不需要关注微博。无论是在拍戏现场不忘戳微博安抚粉丝的明星,还是随手拍写的路人甲,感谢这拇指操作终端时代的科技,在微博上,“人人皆为自己的莎士比亚”。
从之前的论坛、博客,到现在的微博,人们从这种方便快捷中获得更多的自由感和平等感,那种可以和明星拉家常的感觉极大地满足了普通人的虚荣心。
自2009年以来,各种微博客得到了400%的发展。上个月,一家旧金山调查机构做了一项名为“为何转播,为何在线”的调查,纽约州立大学的理查德教授表示“微博客使人们感到‘他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兴趣,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名。’”
不过,与成名的欲望相比,在“微博控”中,围观者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沉默”并非不发声,而发声绝大多数被吞没在人海里,如果没有名人转发的话。或者说,他们的沉默主要是以“转发”为主。如果写一部《中国围观史》的话,“微博围观”绝对可以排入前三甲。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