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是平安集团的董事长马明哲的旧爱,所以位于上海张江的银行卡产业园里的钟楼,是经过风水高人设计的。从顶层的电梯里出来的时候,要先迈左脚,寓意财源滚滚。电梯对面是一面巨大的百叶窗,取自财不封顶。钟楼下有东南两条纵横交叉的小河里,一共放着8驾水车,不停歇地把水从外向内抽过来。这些水车曾经引起附近几家银行的抗议,他们认为水车把整个园区的财气都抽到平安去了。
而近两年,马明哲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互联网。除了跟阿里巴巴集团、腾讯集团合资成立众安在线财险公司,平安集团实际在互联网探索上走得更远。《商业周刊中文版》写了他怎样尝试用科技直接为平安创造出新的业务模式。
虎嗅摘编:
这家总资产2.6万亿元,横跨保险、银行、投资的综合金融集团,是被IT技术打通、贯穿的。但常务副总经理顾敏仍常有不安,这种不安来自于比尔·盖茨曾经的断言“银行将成为21世纪遭到灭绝的恐龙”。“不,还不仅仅是这个!”顾敏说,“我最怕的是移动互联时代看不见的科技DNA。”顾敏说,他怕神秘莫测的科技力量会把一成不变的金融系统变成一座废墟。
“和过去十年的科技升级截然不同,移动互联的出现已经完全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之前都是利用科技在已有的业务模式上创造新价值,但现在我们觉得是时候让科技来创造新业务模式。”顾敏说,他的紧张来自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隐形人的挑战。
早期尝试
给平安引进黑莓办公
马明哲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好奇,他是平安的超级科技迷。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盛瑞生说,马明哲几乎比平安绝大多数人都更早用微博,也最早用上了微信,他也很可能是第一个把黑莓手机的移动应用引入中国金融机构的人。
那是2004年,平安正准备在香港上市,马明哲带队到欧美路演。在机场候机时,他总是看到同行的高盛投行的人在不停地拨弄手机。手机除了拿来打电话和发短信,还有什么好玩的吗?马明哲好奇地问。高盛的人举着手中的黑莓说,在网上看公司发的会议资料及处理文件。
马明哲在机场就打电话给公司负责科技的罗世礼问,黑莓在中国能不能用?罗世礼告诉他不行,因为中国的运营商还不支持黑莓的移动电子邮件服务。但马明哲实在太喜欢这种可以移动办公的手机了,就要求罗世礼想想其他办法。最后,平安给每个高管配了香港的手机号码,在内地漫游使用黑莓。刚开始有些高管不习惯移动办公,仍拿着纸质文件让马明哲签字,马明哲直接拒绝签字。
到了2006年5月,中国移动和黑莓的生产商加拿大RIM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国内用黑莓的成本降低了。平安立刻在全国的A类和B类干部中配备黑莓,并且开发了内部的黑莓应用系统。至今,平安还有1万多员工在用黑莓手机作移动办公工具。
2009年苹果发布iPad后,马明哲又要高管们尝鲜。时任平安集团执行董事、副总经理的王利平曾拿着iPad给记者介绍平安的人力资源结构,53岁的王利平用起iPad并不适应,但她说没办法,“因为马总(马明哲)要求必须用。”
PA18.com
2000年8月18日,平安上线了一个投资2亿元的网站PA18.com,由张子欣和顾敏等人负责。PA18整合了平安在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等领域的线下资源,试图发展成一个网上金融超市。
马明哲宣称,PA18将是平安差异化战略的核心,要保证平安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当时正是国内的互联网泡沫期,打造一个时髦的IT概念包装上市是热门的做法。与PA18几乎同时成立的还有泰康人寿的泰康在线和太平洋保险的太保网。
梦想走得太远的结果,就是一夜绚烂,然后迅速凋谢。2001年上半年,由于找不到成熟的模式,平安将PA18重新收缩为集团的业务部门,原有的300名员工缩水为40名,随后很快烟消云散,员工四散到平安的各个部门。
曾经担任PA18副总裁的顾敏说,今天看来,PA18失败的最大原因是脱离了业务的实际需求。但他认为PA18也推动了平安内部的科技变革,加快了内部IT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数据的集中,而且让高管们都意识到要去想怎样把科技用起来。出自PA18的员工后来分散到平安各个子公司的电子商务部门。最重要的是,经过PA18的疯狂尝试,平安后来可以包容各种异想天开的尝试和设想,因为“再怎么疯狂,也比不上PA18”。
向外脑学习
麦肯锡
平安对科技的重视,来自于马明哲引入的第一个外脑麦肯锡咨询公司。1996年,马明哲请麦肯锡为平安制订综合金融的整体规划。当时还年轻的顾敏随上司张子欣一起为平安“诊断”,提出平安应该利用IT技术,实现数据库的集中。
为了做好IT建设,马明哲又从香港盈科保险请来了金融IT专家严日昌,他为平安设计了中国内地第一个统一的电话中心(Call Center),这种做法在当时被视为疯狂,因为当时中国内地从来没有这种全国统一的电话中心。但现在Call Center早已成为金融机构的基本配置,而平安Call Center的员工达到3.5万人。
汇丰
2002年,平安引入了第二个外脑汇丰集团,汇丰带给平安的最大礼物,是标准化的服务和运营管理的后援集中用IT技术把前台营业厅的大量工作集中在一起,实现标准化和流程化的后台支持和数据运营。也从这一年开始,汇丰逐渐对平安进行了近16亿美元投资。
2002年到2003年,平安分几批将中高层领导派往汇丰在巴西的后援中心考察,2004年正式启动后援集中项目,要把传统泾渭分明的保险、证券、信托、银行等打通,用统一的后台为前线提供支持和服务,马明哲甚至在平安集团2004年新年祝辞中宣布,推进后援中心建设和大后援体系的流程再造是仅次于IPO的重大战略项目。
受益于这一项目,到2008年,平安集团的整体运营费用率改善了8.7%,同比节省2.9亿元,件均成本比2007年下降11%,2008年到2011年节约了数十亿的运营费。
平安的交叉销售业绩也从2008年开始起飞,尤其是寿险业务员交叉销售产险和平安信用卡。可以在卖出保险产品的同时向客户“推荐介绍”信用卡或基金产品,获得佣金。交叉销售还成为平安业务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的力证还有,2011年,平安产险车险保费收入中的51%来自于交叉销售和电话销售,深发展银行及平安银行新发行信用卡的42.9%、平安银行新增零售存款的42.9%和平安大华首只基金募集资金的63.3%都来自于交叉销售。
扑进互联网,是金融业不得不做的事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整个金融机构过往赖以生存的基本哲学,审慎、严谨、效率、保守的文化,都将迎来重新定义。站在岸上永远不可能学会游泳。怎样能在这股数字洪流中游得好,顾敏说,平安的解决方案还不太清晰,“这很难,但是我们不得不做。”
“我们不知道世界怎么变,我们能做的就是自己扑到这股浪潮中去。”在他位于马明哲办公室隔壁的房间里,顾敏对我们说,平安要再度提高对科技的定位,考虑用科技创造出新的业务模式。
网络投融资平台陆金所
去年1月的一个下午,平安集团的常务副总经理顾敏在这里和马明哲聊天,顾敏在平安负责数据运营、渠道发展以及创新业务。马明哲聊到了要做一个类似于天猫那样的金融平台。顾敏随后开始分析这个想法的可行性。
这样的情景不止一次。马明哲提出前瞻的或者说是很疯狂的想法,顾敏把这些模糊的概念“翻译”成能和当下科技潮流连接起来的东西;然后丰富成为一个完整的业务模式,搞清楚成功需要具备的要素;再去找到合适的人去做这件事情,并且确保这个团队明白马明哲想推动的方向。
8个月后,平安投资4亿元人民币创办了陆金所(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一个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投融资平台,一面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一面为个人投资理财。
陆金所成立之初由美国人计葵生(Gregory D.Gibb)担任董事长。陆金所现在有一款小额贷款产品和一款信托产品。45岁的计葵生现在担任平安集团副总兼集团首席创新业务执行官,曾经主管麦肯锡大中华区的金融业务,而且担任过台湾台新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营官,在金融创新、银行等领域经验丰富。他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陆金所的目标是做成一个“网上金融超市”。
平安金融科技公司、创新中心
去年8月,马明哲将原来的平安财富通公司更名为平安金融科技公司,公司的目标是实现科技改变金融,为平安树立新兴的业务增长模式,成为一个“金融互联网”公司。金融科技公司最早由平安集团的首席创新执行官计葵生负责,今年5月改由吴世雄担任董事长。吴世雄做过微软、eBay易趣、AMD等科技公司的高管,精通数字营销。陆金所就是金融科技公司孵化出的第一个孩子。
马明哲还在平安集团内部设立了一个创新中心,中心下设一只总额10亿元人民币的创新投资基金,专门对平安集团之外的新创意、新企业做风险投资,关注的领域不限于金融,消费、医疗健康、汽车、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都是其投资对象。
创新投资基金就像是平安的科技雷达,如果投资的企业与平安金融集团有业务关联,将来就把这家企业收进来,如果投资的创新型企业与平安缺少业务相关度,那么就是一个风险投资而已,但其间却可以触及和了解正在发生的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