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预测,“打假斗士”或许会抛出360更多“罪证”,而360也可能发出更多“大招”。
本报记者 于 南
大约是在两年前,参加红杉资本年会的周鸿祎曾因为吃饭卡到鱼刺而坐立不安,甚至提出了要马上返京,接受最好的治疗……
一位圈内人想用这件事向《证券日报》记者说明,周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不拘小节”,相反,他很谨慎,更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在很多圈内人看来,不论是当初360安全卫士因免费和为Windows打补丁而异军突起,还是此后奇虎在腾讯QQ“窥探用户个人隐私”、百度“卖假药”、小米手机“高利润”等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周鸿祎“出招”都并非无套路可循。
要知道,“用户关系树”是腾讯的业务核心;而在百度2010年的广告收入中,医药类占比最高;与此同时,“性价比”亦是小米手机最为主要的卖点。
暂且抛开是非不谈,善于运用舆论的周鸿祎每每“出招”都刺痛了“敌人”的要害,而这或许就是其所推崇的“柔道战略”,在业内,它也被称为典型的“周氏打法”。
应该说,今天正身陷“方周大战”漩涡中的周鸿祎终于碰到了真正的“对手”,不论是窥探用户个人隐私的“罪名”,还是一浪高过一浪的舆论压力,都仿佛是一个“周氏打法”的翻版。
“方周大战”愈演愈烈
今年9月,山东卫视首度播出“360安全浏览器泄露用户隐私问题”专题报道。随后,以山东卫视报道为由,“打假斗士”方舟子发微博建议司马南要警惕360浏览器,称其会悄悄收集用户的隐私资料,包括各种上网密码。
方舟子的率先“开火”,换来了360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称“百度抹黑360安全浏览器、遏制360搜索,必是徒劳无益”。与此同时,360更质疑方舟子此举是被百度“收买打假”。
对此,方舟子立即表态称要起诉360侵犯名誉权。而从10月9日至今的逾一周时间中,方舟子更连续对360绑架用户、上传用户隐私等问题进行披露。“方周大战”由此愈演愈烈。
大致归纳方舟子迄今为止所披露的有关360绑架用户、上传用户隐私问题,共计四点。
其一,360安全浏览器、360安全卫士频繁上传大量的信息到服务器,这些信息囊括了用户使用其他软件的习惯、隐私、密码等。用户无法知道上传信息的详情,更无法阻止这些信息的上传;
其二,卸载360手机卫士后,一些执行文档仍然留在用户手机中,并不停提醒用户更新;
其三,360杀毒软件向用户假报微软系统有漏洞,然后将360浏览器伪装成微软补丁误导用户安装360浏览器;
其四, 360可随时向用户电脑发指令和参数,远程操控客户端。
方舟子所披露的每项问题都配以大量图文证据,更获得了网友、业内人士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360创始人之一、金山网络CEO傅盛亦曾公开表示,“360偷窃隐私这件事是百分之百存在的,很多人的文档会被看到,个人上网的痕迹会被看到”。
而面对质疑,周鸿祎和360官方微博却鲜有正面回应,更多则将方舟子此举认定为竞争对手的幕后操作,把话题引向了360与百度间的“搜索”之争。
3百大战或比3Q更持久
就如同“奇虎”由来于“骑虎(雅虎)”的传闻一样,圈内人早已认定,周鸿祎的野心绝不仅仅局限在360安全卫士上,“搜索”是其必争之地。
曾几何时,周鸿祎的“3721”是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但最终却难逃出售予雅虎的宿命。而周创立奇虎360的初衷也是搜索(由于缺乏竞争优势,起初定位于社区搜索,后又延伸出口碑营销),但最终也未能斩获成功。
虽然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中,360很少再表现出对搜索“蛋糕”的垂涎。但业界仍从“360曾将百度HRD(人力资源总监)郑彬挖至奇虎公司任HRVP,后又任奇虎360副总裁”一事中觉察出了周鸿祎的意图。
果不其然,今年8月,很多360用户发现360自主研发的综合搜索,替换了谷歌成为360网址导航的默认搜索引擎。不出人们意料,周鸿祎在搜索引擎领域卷土重来了。
从这一点来看,奇虎360的确动了百度的“奶酪”,周鸿祎“一切回应皆百度”的做法也并非完全荒唐。
但与此同时,一位业界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周鸿祎在互联网圈内树敌无数,想‘干掉’他的人绝不止一家两家。例如当初‘3Q大战’时,腾讯就发现了360窃取QQ‘用户关系树’的企图。诸如此类的事做多了,周鸿祎也就以参与竞争‘不择手段’而闻名了”。
对于“3Q大战”的起因,腾讯前拍拍网技术总监魏华武也曾公开将其归咎于360窃走QQ好友关系的举动。他表示,“这是腾讯最重要的资产”。
“当然,商场中没有绝对的朋友,也没有绝对的敌人。周鸿祎很擅长‘拉帮结派’,他不会‘一个人在战斗’。料想此次‘方周大战’,以及未来必然升级的‘3 百大战’也是如此”,上述业界人士向记者补充并预测,“方周大战、3百大战”只会比“3Q大战”更激烈、更持久,“打假斗士”或许会抛出360更多的“罪证”(例如此前曾甚嚣尘上的“倒流量”等),而360也可能发出更多“大招”。
抛开商场残酷的竞争,其实,“神仙”打架与庶民无关,“打假斗士”背后究竟有没有“操纵者”, “操纵者”是谁,对消费者并不重要。与此同时,人们也不奢求360系列产品不存在任何缺陷,只不过希望曾被消费者“给与信任”的360对质疑作出令人信服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