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昌敬
创业时间:2011年初
创业项目:魔图
创业地点:北京
商业模式:定位是移动应用上好用的PS软件,人像美容功能是区隔于竞争对手的最大亮点
发展历史:2011年底被百度收购
“美容”杀手锏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懂得用户的需求非常重要。魔图在2011年初进入市场,当时安卓手机的出货量相对还比较小,有关图像的独立应用在国内还是比较少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把握用户需求,打造合适的产品框架,迅速占领市场?
PC的经验当然值得借鉴。仔细观察了PC端做得比较好的美图秀秀,可以挖掘出哪些是用户玩得火的功能。我们发现图片编辑、滤镜效果等图片处理,以及人像修饰和装饰都比较受用户的欢迎,这显示了用户的基础需求。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则要靠自己从实践中摸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读图时代,图片就是信息的承载方式,怎么让图片的信息更丰富呢?如果我们的产品可以帮助用户对图片进行加工,加一些好玩的文字或者恶搞,让图片更加生动,一定会受到欢迎。基于这几个刚性需求,我们把美图的功能定位为:让照片更美,同时赋予趣味。
这个理念反映到魔图上,就产生了四大块的产品板块划分:图片编辑、图片美容、特效、装饰。在这里面,图片美容是魔图最具特色的一点,也是魔图区别于其他软件最具有特色的功能。
我们发现,国内很多用户尤其是90后喜欢自拍,他们有什么样的自拍需求?大家经常听到的是:拍出来的照片比实际胖,希望脸能拍得瘦一点。很多女生会去买美瞳产品,画眼线,让眼睛拍照的时候变得大一点,这些也是女生的刚性需求。其他的如让皮肤变白变光滑,处理痘痘等,也属于基础的需求了。
事实也证明了我们的预期和用户定位是正确的,目前魔图的用户群体非常年轻,用户群大部分是85后,甚至90后,女生占了60%。
快速试错
但是要把图片工具做好可不容易,对于性能、交互等都很有挑战性。互联网的产品就是要不断尝试,有些东西不一定一开始能够判断得很准,但是一定要快速去试错。试错后觉得不好,就马上去调整。这判断的标准,一方面源于对产品的经验判断,另一方面是必须用数据来说话。
手机的特点在于屏幕很小,在用户体验当中最难解决的是用户教育和错误操作。我们的经验是要抓大放小,把复杂的功能简单化,让产品变得更容易理解,不让用户思考。
比如图片美容中的瘦脸功能,如何教育用户使用的提示,就是这个简单的细节,我们做了5个版本。一开始我们把提示放在最下面,发现用户根本看不到;放到中间,给人感觉太刻意;最后发现界面上三分之一的位置是最合适的。而最初提示弹出来的时间是3秒钟,但是我们发现用户会关掉之后重新进去,这说明有的用户还没有看清楚文字就消失了;随后调整为5秒钟,但时间太久用户感觉难受。后来我们做了改进,第一次进去提醒久一点,后来就轻一点,这样体验才比较好。
又比如瘦脸缩放模式和编辑模式的切换很难做。一开始我们设定的是用一个按钮让用户可以自己切换缩放模式和编辑模式,但是用户在操作的时候,很容易忘记自己到底是处于何种模式,容易导致错误操作。后来我们由一个按钮调整成为两个按钮,用户在操作的时候,依然分不清左右哪边是哪种模式。最后发现,最直接的做法是在界面上,用两种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模式,用户看到空白的地方就知道编辑模式,而有放大缩小指向图案的是缩放模式,这样就没有错误操作。
对于一个工具型产品,肯定不能希望做成大而全的样子,产品上每上一个功能都要非常谨慎,如果有些功能开发得不够好不能上,或者有些功能上了之后用户访问数据不好,都要及时下架。比如滤镜,刚开始我们做了很多款,后来把很多用户用得比较少的滤镜下架。你做减法,其实就是在帮助用户减少选择。你给用户的选择越少,其实是让用户更加专注。
基于百度平台的云应用
一开始,魔图主要靠口碑传播。一个女生并不太漂亮,但是发的图显示很漂亮,就引起了朋友的关注,就这样产生了口口相传。
在吸引了用户进行图片的编辑美化之后,接下来的需求很显然是存储与分享。魔图目前只是产生照片的渠道,接下来也会着重来做存储与分享。
从创新工场孵化的项目到成为百度旗下的一员,我们对魔图的思路前后也发生了变化。创业的时候,想的是如何快速做起来,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如何能够做热点项目拿到融资。而成为大公司的一员后,我首先得思考的是,产品的用户价值是什么,对公司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借助公司的平台,把魔图的价值做起来。
被百度收购后的魔图产品思路,因为涉及到战略相关的内容,目前不 太 方 便 透 露 。但是,魔图未来是让用户能够在百度平台上,对与图片相关的一些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未来魔图会推出平板版本,实行与图片相关的多端多设备,包括存储、分享、管理、浏览等一系列的服务。
魔图只是百度旗下一个基于云的应用。但正是因为有魔图这样的A pp,才能够让百度的云端更有意义。我们最新的版本已经可以把手机照片存到百度云相册了。
从我的角度来说,要创业,需要懂得怎么做互联网产品,要了解技术,还要有管理经验。我从2005年起作为创业型公司傲游的早期员工,经历了前期创业的艰辛;随后从傲游去了微软,又去了腾讯,全面了解了互联网产品的运营,也学会了职业化的管理,完成了自己创业需要的能力板块的修炼。
“从创新工场孵化的项目到成为百度旗下的一员,我们对魔图的思路前后也发生了变化,因为有魔图这样的A pp,百度的云端也更有意义。”
昌敬
采写:南都记者 徐璧玉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