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价值争议
不过,网络产品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周期。作为一种类“病毒”,一般而言,其传播的周期是非常短的,如果有新创意出现,网友就会猎奇而疯狂追逐新的网络产品。如果版本不进行更新,这场营销的“乘数效应”就会递减。
对此,王小鱼表示,不要寄希望只是通过这样一种营销方式,就能将品牌的所有特性就覆盖。“每一阶段、每一传播,只要向目标受众传达一种产品特性,就已经足够。”如果将产品的性能、价格和品牌全部通过这种方式转达出来,会起到弄巧成拙,导致失败。
“在互联网时代,网民是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群体。因此,不要再想着如何强行灌输理念和价值,而是要顺势而为。”王小鱼说,“现在很多商家都已经注意到这个现象。”
此次偶然受益的VANCL显然也深得其味。记者从VANCL内部了解到,其正在尝试设计新的绿色模板,让网民分享和参与互动。“这个活动正在筹备中,我们现在也无法预期,其将产生怎样的效果。”VANCL内部人士说:“我们将密切关注其传播和影响力,并随时调整营销策略。”
“这种营销方式是存在风险的。”不过,范小青指出,如果产品本身是网民认可的,一般就不会被太过分地贬低和中伤,仅仅当作一种娱乐手段而已;而如果产品不过硬,就可能真的成为网友“恶搞”的平台,就类似于“新红楼”的恶搞。同时,也存在无法控制舆论走向的问题。
对此,VANCL相关人士亦承认:“我们不会控制这个事件的走向,也控制不了。”VANCL在官方声明中表示:“无论是网民戏说的创造力还是真实的自我表达,我们都会学习、保持尊重并满怀敬意。”
黄升民表示,“究竟什么样的网络营销能成功,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机制,在学界也有一定的争论。”目前普遍的现象是,商业利益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互联网。而且有些时候,厂商甚至会因为追求商业利益传播一些不健康的信息。
“但是对于这类营销手段,由于方向的不可控,不同企业的态度也不同。一些企业在尝试新鲜的营销方式,另一些企业也在尽力规避此营销可能带来的风险。”黄升民说。
“对待该营销模式,仍需要谨慎。”他还表示,“这种营销方式能带来人气,但不一定就能转化为销售量的提升,很多时候是‘花钱赚吆喝’。现在的网民购物很理智,他可能很喜欢你的创意,但不一定能掏钱购买你的产品。” 上一页 [1] [2] [3] [4] |